11月盯紧这6家!存储芯片从冷门翻身,3个信号是关键
进入11月,存储芯片突然从“没人问的冷门赛道”翻了身——之前股价趴着的6家潜力股,近期走势明显走强,有的单周涨超15%。不少股民疑惑:“前几个月还说存储过剩,怎么突然就成黑马了?”
进入11月,存储芯片突然从“没人问的冷门赛道”翻了身——之前股价趴着的6家潜力股,近期走势明显走强,有的单周涨超15%。不少股民疑惑:“前几个月还说存储过剩,怎么突然就成黑马了?”
之前REDMI K90系列上市后,引发了热议,原因是12+512G版本的价格,比12+256G高出了600元。好在小米马上降价了300元,才平息了网友的吐槽。
在数字化办公与娱乐需求持续升级的当下,旧电脑性能瓶颈已成为制约用户体验的关键问题。根据市场调研机构数据,2025年全球仍有超过3亿台使用五年以上的电脑在运行,这些设备普遍存在启动缓慢、多任务卡顿、游戏帧率不足等问题。本文将从硬件升级逻辑、核心部件选型、场景化方
提到存储芯片,很多人会觉得是满屏的技术参数和枯燥的产业分析——但“南长江北长鑫”这对中国存储双雄的故事,其实藏着太多从“0到1”的突破、从追赶到并肩的韧性,远比想象中更有看头。它们不是冰冷的企业符号,而是打破全球垄断、撑起中国半导体自主化的“实干派”。
2025年以来,存储芯片市场迎来强劲复苏,DRAM、NAND等产品价格持续上涨,行业景气度显著提升。这一趋势背后,是供需失衡、AI需求激增及国产替代加速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。在此背景下,一批掌握核心技术、占据市场份额的存储芯片企业,有望直接受益于涨价红利,成为
在当下的存储芯片超级周期中,HBM、DRAM、NAND 这些半导体术语,如今成了投资者的 “必看词”:全球存储巨头产能被 AI 订单占满,国产厂商正在爬坡,涨价潮已至。
2025年10月,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迎来“涨价风暴”:三星、SK海力士等头部厂商宣布第四季度DRAM合同价最高上调30%,NAND闪存合同价涨幅亦达5%-10%。这场涨价的背后,是AI服务器对高性能存储的“吞噬式需求”与传统产能结构调整的叠加效应——AI驱动的D
需求端:AI服务器、大模型训练、智能终端(AI手机、AI PC)对高容量、高性能存储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,单台AI服务器的DRAM容量是传统服务器的8倍,NAND需求达3倍,HBM(高带宽内存)配置从64TB升级至96TB,直接推高了高端存储的需求。供给端:三星
背告大树:与长江存储、合肥长鑫签订5年长单,锁定3D NAND和DDR5晶圆优先供应权,采购成本较市场价低12%。
最近几个月的存储芯片市场不仅前所未有,甚至可以用“疯狂”来形容!据多家媒体报道,有存储行业从业者感叹:“我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,从未见过涨价周期持续如此之久。”
作为一名数码爱好者,我最近入手了科摩思的承影机甲DDR5 6000 C28 48GB(24×2)内存套条。经过一番深度体验,这款内存在性能、设计和稳定性方面的表现着实让我惊喜。装机后,系统响应速度明显提升,应用程序加载几乎瞬间完成,游戏画面更加流畅,这得益于其
你们还记得上半年内存是什么价吗?我当时在群里还在吹牛,说DDR4 32G套条才两百多块钱,DDR5国产的也就四五百,简直白菜价。那时候大家都在讨论:"要不要再等等?说不定双十一能到两百以下。"
要说不管是手机、电脑、平板,可那是真离不开存储芯片这玩意的。要是它涨价了,手机的价格少不了也得跟着水涨船高!这对于想买新款手机的朋友来说是相当不友好的。
美光持续致力于为各行各业提供领先的存储解决方案,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数字挑战。在工业应用领域,对高性能、高可靠性和高能效存储的需求尤为迫切,尤其是在云计算平台等核心基础设施中。美光推出的DDR5工业内存模组,正是为满足这些严苛要求而设计,展现了其在先进内存技术方面
湘财证券发布研报称,2025年以来,消费电子延续复苏态势,折叠屏手机新品不断发布,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推动AI基建需求维持高景气,同时,AI技术在终端上的落地推动端侧硬件升级,推动端侧SOC、散热材料等零部件赛道景气度高企,看好AI基建、端侧SOC、折叠屏手机供
从第二句话开始讲起:最近这事儿来了就是急,厂商报价窗一收一开,模组厂和分销商都慌了神。有人直接把对外报价停了,等上游稳定再说;有人干脆说量先不做太多承诺,宁可少出货也别被坑在高成本上。还有公司开始和客户谈把合同价往上调,好把上游涨价的冲击分摊出去。这些反应看起
最近存储芯片圈的消息炸了锅:三星、SK海力士这些国际巨头直接官宣涨价30%,HBM(高带宽内存)更是被抢疯了,单价突破5000美元一颗还拿不到货。业内都在说,十年一遇的"超级周期"真的来了,光服务器这块的市场蛋糕就有上千亿。
最近存储芯片板块火得“一骑绝尘”,不少投资者都在问“下周还能继续涨吗”。今天咱们就用最新数据和底层逻辑,把存储芯片的“涨跌密码”扒清楚,看看这波行情是真机会还是虚火。
最近大摩一份关于“存储超级周期何时结束”的报告在投资圈炸开了锅,不少拿着存储芯片股票的投资者心里直打鼓。今天咱们就用最新数据和底层逻辑,把这事聊透,看看存储超级周期到底还能续多久,现在是该止盈还是继续持有。
AI 算力需求爆发:单台 AI 服务器存储用量是传统服务器的 8-10 倍,OpenAI、谷歌等科技巨头每月需消耗 90 万片 DRAM 晶圆用于大模型训练。2025 年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增长 65%,直接拉动 HBM 需求同比激增 200%。